“交叉互查的好处就是大家都是生面孔,讲人情的少了,监督工作开展起来更顺利了。”协作区参与互查的每位同志都有这样的感受。
为进一步破除“熟人效应”,增强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“交叉式”督查优势,近日,田家庵区第一纪检监察协作区坚持问题导向,围绕“三资”管理、乡村振兴惠民工程领域突出问题等八个方面在5个乡镇街道开展交叉互查。
打破信息壁垒,在“查”上下功夫。注重数据共享,有效利用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和各部门已开发的大数据平台,对辖区内村级“三资”管理、工程建设项目、惠民“一卡通”资金发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实施全方位监督,通过制定标准化检查清单,明确必查项、重点项和风险点,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核查办理预警信息,回应群众诉求。
破解互查难点,在“惩”上动真格。前移监督“探头”,变“坐堂候诊”为“上门问诊”,采取听取汇报、个别谈话、召开座谈会、实地走访、查阅会议记录、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等方式,全面了解掌握被监督单位制度建设、作风建设和防范化解廉政风险等情况,紧盯“三重一大”和重点岗位、重点工程、重点事项开展监督。
推动监督质效,在“治”上做文章。通过“纪检+群众”联动,探索信访举报加小微权力“监督一点通”平台投诉举报,督促被查单位堵住“漏洞”,形成长效机制。此次督查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0个,建立长效制度1项。
下一步,第一协作区将进一步推动监督精准化、常态化,将交叉互查从“阶段性动作”升级为“常态化工具”。